后疫情时代工业化的未来
发布时间: 2022年07月21日
标签:
新冠疫情危机表明制造业仍然是我们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稳步复苏的目标下,了解新冠疫情对工业部门以及工业化未来的影响至关重要。《2022年工业发展报告》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国家、行业和公司层面的证据,论述了疫情危机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影响经济韧性和脆弱性的因素,对工业企业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订阅获取报告完整版
引言
新冠疫情危机表明制造业仍然是我们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稳步复苏的目标下,了解新冠疫情对工业部门以及工业化未来的影响至关重要。《2022年工业发展报告》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分析,提供了国家、行业和公司层面的证据,论述了疫情危机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影响经济韧性和脆弱性的因素,对工业企业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本文内容基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发布的《2022年工业发展报告》(后疫情时代工业化的未来)进行解读。
Part1:新冠疫情与工业化
2019年12月,围绕⼯业化未来的争论集中在⼏个有望(重新)塑造世界⼯业⽣产格局的全球趋势上,包括数字化、⼯业绿⾊化和全球经济再平衡。没有⼈预料到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从⾸次观察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始,该病毒迅速传播到各国,成为自100年前N1H1流感大流行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突发卫生事件。很快,这一突发卫生事件演变成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经济危机 。
2020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3.3%,这是70年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尽管经济迅速复苏,世界经济活动仍大大低于新冠疫情前的预测值。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因地区而异,工业化经济体受到的影响小于发展中和新兴工业经济体,影响的差异性表明各国社会经济韧性存在差异。
制造业是从疫情中复苏和社会经济韧性的关键。即使考虑到新冠疫情的严重程度以及防控措施的严格程度,新冠疫情对各国产生的经济影响仍然存在很大差异,制造业体系更完善的国家更容易度过危机。在危机时期,工业部门从经济韧性的三个重要维度出发,使制造业有助于生命的维系、帮助应对突发事件并为经济复苏提供助力。
Part2:新冠疫情对企业的影响
全球制造业产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非所有制造业产业的表现都一样,一些行业比另一些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大,专门从事比较脆弱行业的国家受到的影响也更大。我们将这些划分为新冠疫情冲击下的稳健型产业和脆弱型产业。稳健型产业包括必需品(食品、化学品和造纸)产业、因应对突发卫生事件而面临需求持续增加的产业(药品、计算机和医疗设备)以及从最初冲击中迅速恢复的资本密集型高科技产业。脆弱型产业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皮革、纺织品、家具和其他制造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
脆弱型产业中的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新冠疫情也对制造企业产生了高度不对称的巨大影响。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表明新冠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均衡。每种产业类型中,非制造业企业(尤其是服务业)或从事疫情中的脆弱型产业的企业受到的影响最大。中小企业的脆弱型也使社会包容性的实现面临风险。
Part3:数字化与企业稳健性
提高工业能力有助于减轻疫情对制造企业的影响。从国家层面的数据专项企业层面的数据,对企业绩效两个指标(企业生存和就业变化)的分析也表明,工业能力在减轻危机影响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再一次表明工业能力较强的国家的制造企业在疫情期间总体上表现的更为稳健。即使对可能影响企业业绩的其他因素加以控制,在相似的严格程度下,工业竞争力(CIP)指数得分与企业生存和较低的失业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仍然十分显著。工业能力抵消了负面影响,往往能够在企业层面上减轻危机的影响,从而促进了企业的稳健型。
制造企业实施了五类转型式改变,包括组织改变、在线业务活动、新产品、重新目标定位、新设备。这些措施意味着在组织、运营、规章制度和企业商业模式方面做出战略性改变。这些改变追求两大目标:一个是更积极地利用冲击创造的机会;另一个是更防御性地应对带来的限制,并平稳度过危机,重新适应新常态。
先进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帮助企业实施新冠疫情应对策略 。例如,数字化能有助于实现向远程办公转变;物联网或虚拟现实的工业应用促进了生产流程的重组,有助于遵守安全措施并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增材制造解决方案有助于解决某些投入品的短缺问题或替代它们。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的采用与企业的应对策略之间存在正相关。先进数字化企业更频繁地引入这五大改变。
Part4:绿色复苏的工业政策
可持续发展目标应融入到后疫情时代的任何工业政策中。想要引导支持经济复苏和增强经济韧性的计划,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是需要一个灵活、创新和资源充足的统计信息系统,在需要时在覆盖范围内和分类水平上提供所需的数据。工业绿色化应成为疫情后复苏计划的核心。可通过在工业产品生产中采用可持续性标准、引进低碳技术以及更广泛地实时刺激低碳技术和“绿色技能“需求的政策来实现。
经济复苏后,政策重点应转向加强与绿色工业相关的新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促进企业从“低质量”活动向“高质量”活动过渡。我们可以因此制定不同的短期和长期政策目标。工业政策还应为制造业数字化提供支持,从战略上利用技术的“拉动力”和“推动力”。
<更多信息可关注@设备工程 公众号获取>